划时代!非笼养养殖模式首次登入高考试题(附答案)

创建时间:2024-06-17
 
2024高考题中的时代特征尤为突出,今年吉林省普通高考地理试卷中就有一道关于“非笼养”蛋鸡养殖的考题,本文小福将通过此题,带你进一步了解非笼养这个概念。
现今的高考试题,时代特征更为突出,2024年吉林省普通高考地理试卷中就有一道关于“非笼养”蛋鸡养殖的考题:
 
山西省偏关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丘陵区,沟壑占全县总面积的47.8%。经近50年综合治理,全县绿化率由4%增加到40%。2019年,国家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,偏关县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推广优质杂粮种植,建设“非笼养”蛋鸡养殖基地,不断扩大养殖规模,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。“非笼养”蛋鸡养殖采用清洁化生产方式和国际先进的健康养殖技术,创造优良的养殖环境,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需求。产品健康、安全、可追溯,主要供给知名餐饮企业,现已获得“非笼养”国际标识许可和出口备案审核。    
(1)简述偏关县发展“非笼养”蛋鸡养殖的优势条件。(6分)
(2)分析市场因素对偏关县“非笼养”蛋鸡养殖发展的影响。(6分)
(3)说明“非笼养”蛋鸡养殖对偏关县绿色发展的积极作用。(6分)
 
 

 

2024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地理试卷

 

标准答案

 
(1)地处高原丘陵地形,面积广,适合发展养殖;生态环境优良;养殖技术先进;国家政策支持。
(2)随着消费水平提高,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提高,促使“非笼养”养殖向高质量,专业化,规模化、标准化生产发展;产品可追溯,加强市场监督体系,保证产品品质,提高市场竞争力;促进蛋鸡养殖不断加大科技投入,提高产品品质,建立自己的品牌,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。
(3)促进农业向高质量发展、绿色无污染转型;带动旅游业的发展;增加政府税收,完善当地基础设施;开发利用促进当地绿色能源;加强环境污染的防治。
除了以上提到的养殖基地,非笼养理念涵盖的内容其实非常宽泛,既然已经有了进入考卷的趋势,就跟小福进一步了解一下非笼养理念吧。
 
 
什么是非笼养?非笼养鸡蛋又是什么?
非笼养,顾名思义,即没有笼子的环境,包含室内与室外。非笼养蛋鸡可以自由行走在采食区、产蛋区、休憩区、沙浴区之间,也可以筑巢、飞翔,们自然的天性可以得到舒展。非笼养目前可以分为室内平养、室内多层散养、室外的草原或林下散养等形式。
非笼养,包含室内与室外,拥有诸如室内平养、室内多层散养、室外草原或林下散养等形式。在非笼养模式下,鸡可以自由行走在采食区、产蛋区、休憩区、沙浴区之间,也可以筑巢、飞翔,充分舒展自然天性。

 
而对于非笼养鸡蛋,目前世界各国普遍的定义是“不被关在笼子里的蛋鸡所生产的鸡蛋。”不论室内或室外,都可以称做非笼养鸡蛋。
高福利的非笼养养殖场是怎么样的?
 
 
题中为什么以偏关县为例?

山西偏关近年来一直积极践行非笼养理念,基地存栏20万羽,共有高标准鸡舍8栋,单栋面积1620平米。基地目前已经逐渐获得了市场认可,作为中农促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分会会员单位,2022年6月,公司荣获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2022年金蛋奖是2022年度全国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养殖企业。

山西偏关永奥福利非笼养基地

2022年9月,基地获得美国人道农场动物关怀组织(HFAC)认证证书;经过严格筛选,纳入2022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;2023年10月,顺利通过非笼养鲜鸡蛋出口备案审核,实现了偏关县出口企业的零突破,也是忻州市鲜鸡蛋首家具备出口资质的企业。是当前全亚洲规模最大的高标准规模化非笼养蛋鸡农场。

全球非笼养有什么趋势?
目前已经有超过30多个国家,立法禁止使用传统的笼子饲养蛋鸡。例如,在新西兰以及部分澳大利亚的省份,已经全部禁止笼养蛋鸡。
球范围内,估计有84.2%的蛋鸡目前仍然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。非笼养约占全球蛋鸡数量的15.8%,包括了两种情况,12.4%的蛋鸡被收容在室内非笼养系统中,而另外3.4%则可以在户外运动场中活动。作为鸡蛋产量全球第一的国家,中国约有10%的鸡蛋为非笼养鸡蛋。值得欣慰的是,当前食品行业中已有超过2500家公司承诺在未来几年将采购供应链转向非笼养模式。
 
年轻人如何看待非笼养鸡蛋?

非笼养已经成为年轻人消费选择时候的重要参考指标,根据23年发布的《Z世代消费观察·食》调查报告中显示,在购买鸡蛋时,养殖方式是Z世代(1995-2009年出生的人群)在购买鸡蛋类食品时最关注的要素,且这种关注程度明显高于前几代人。

非笼养模式不仅满足动物福利需求,且食品安全更有保障、营养价值高、新鲜环保,这些特点戳中了Z世代群体的消费诉求。

更多内容可点击下图了解:

由此可见,非笼养模式在当今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,它不仅顺应了人们对健康可持续的追求,也推动着相关技术与产业的不断发展。随着科技进步和观念的进一步转变,非笼养模式将在未来发挥更大作用,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积极影响,激励我们持续探索和创新,以更好应对未来的各种挑战。

 

 

热门新闻